比喻就是打比方;比兴的“比”就是比喻,以彼物比此物。“兴”就是联想,触景生情,因物起兴。比兴和比喻的表达效果,表现手法和修辞范围都不同。
比兴和比喻的区别
1.表达效果不同
比喻更加侧重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,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,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,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,使语言生动形象,还可以使深刻的、抽象的道理浅显、具体地表达出来,比喻侧重在单个句子或意思的表达。但是比兴没办法单独表达,无法截取某个片段,需要看全文的意思和内容,然后来参照全文意境去进行理解。比兴基本的艺术运思与表现方式。
2.表现手法不同
构成比喻一般都会包含本体、喻体和喻词,而且比喻的喻词都比较明显展现出该手法为比喻手法,大多会用到“似”这个词,是相当明显的比喻标志。但比兴不需要喻体和喻词,更多的是通过读者的理解去判断这个句子当中是否含有比兴的手法。
3.修辞范围不同
比兴中包含有比喻的成分,而比喻单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甲事物,虽同为修辞手法,但比兴的范围会比比喻更广。
比喻的作用
1.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。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,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,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,并使语言文采斐然,富有很强的感染力。使语言生动形象,还可以使深刻的、抽象的道理浅显、具体地表达出来。
2.进行说明或讲道理时,不叫“比喻”,而叫“打比方”。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 的道理加以描述,化抽象为具体,化繁为简,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。并使语言生动形象,富有文采。
-
语文十大易错读音和常见错别字
很多人会把新冠的冠误读为gun。当读guān而不读gun。生活和学习中很多人都会读错字和用错字,这里为大家整理语文十大易错读音和常见错别字。 语文十大易错读音和常见错别字 1十大
初中辅导资料/2021-02-26 -
朝花夕拾主旨和主要内容概括
《朝花夕拾》原名《旧事重提》,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,接下来分享朝花夕拾主旨和主要内容,供参考。 朝花夕拾的主旨 《朝花夕拾》通过描写作者曾经经历过的事批判了封建
初三语文资料/2021-01-05 -
阿q正传主要内容和赏析
《阿Q正传》是鲁迅创作的中篇小说,创作于1921年12月,最初发表于北京《晨报副刊》,后收入小说集《呐喊》。 阿Q正传主要内容 《阿Q正传》创作于1921年底,共分九章。小说以辛亥革
初三语文资料/2021-01-05 -
四世同堂主要内容和作者简介
《四世同堂》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。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,全书共三部。接下来分享四世同堂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简介。 四世
初三语文资料/2021-01-05 -
朝花夕拾五猖会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
《五猖会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,下面整理了主要内容及思想感情,供大家参考。 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描述了儿时到东关看五猖会前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
初三语文资料/2021-01-05 -
边城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分析
《边城》是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,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,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;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,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。 《边城
初三语文资料/2021-01-05 -
盼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
课文重点叙述的内容是“我”盼雨的过程。本文选自作家铁凝的首本出版小说《夜路》,是一篇儿童文学类的小说。“盼”是题目,是文章的中心,也是情感主线,围绕着“盼”,作者
初三语文资料/2021-01-05 -
狂人日记主要内容和主旨是什么
《狂人日记》是鲁迅创作的首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,也是中国首部现代白话文小说,接下来分享《狂人日记》的主要内容和主旨,供参考。 《狂人日记》主要内容 《狂人日记》
初三语文资料/2021-01-05 -
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和评价
《资政新篇》主要内容共分四部分:用人察失,严禁朋奸;革除腐朽习俗;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,仿效西方国家;采用新的刑法制度。 《资政新篇》的主要内容 首,在政治方面,
初三语文资料/2021-01-05 -
朝花夕拾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
《朝花夕拾》作为“回忆的记事”,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,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。下面小编分享概括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,以供大家参考。
初三语文资料/2021-01-05